音聚流彩 乐动无限 ---东北师大附中美育成果汇报展示(二)

发布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30     浏览次数:

 仲夏之夜,星宇微微,如梦钟鼎,余音绕梁。

    20196221830分,音乐教研室在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总务处、校办及高一高二年级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吉林省图书馆音乐厅举办了“音聚流彩乐动无限”暨东北师大附中第六季音乐学科模块教学阶段成果汇报演出,这是附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又一巨大成果展示。此模块教学汇报演出自2012年开始,迄今已进行六年。

   

1.jpg

 

    东北师大附中音乐学科模块教学,依托国家美育方针政策,结合我校办学理念,双向融合普及与专业艺术教育文化导向,横纵向挖掘学生艺术潜质,构建了以社团活动和平台展示为策略,以课程改革委路径,以实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本次汇报演出主要依托基础型课程内容。

    

2.jpg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校长邵志豪、财务总监刘凤霞、副校长张晓娟、副校长刘玉新、副校长宋锐、学生处主任彭清波、校办主任杨利华,教务处副主任李文化。

 

3.jpg

 

    选择长鼓模块学习的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是朝鲜族长鼓舞。长鼓舞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长鼓音色兼具柔和与铿锵,强弱对比间尽显节奏律动。坐打闲适优雅,立鼓表演庄严灵动。画面精彩,气势恢宏,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变化多样的鼓点伴随着优美的舞蹈姿态,轻歌曼舞中,赏心悦目,异彩连连,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吉他模块为大家带来了两首英式摇滚作品:《Something just like this《夜空中最亮的星》。通过表演者弹与唱的配合,多人默契的情感融入,达到作品内涵和精神能量的传达。

作品《Something just like this》传递了做自己热爱的事,成为自己的英雄,永远充满爱与勇气的精神。作品《夜空中最亮的星》展示了重新编曲后的复杂节奏与和声的叠加,更加有力量的唱出了人类在宇宙银河浩渺中的孤独渺小却有着无限存在意义的,生命与爱。

 

 

    歌曲创作模块为突出学生个性化特点,以“青春梦想”为主题,共创作了六首不同风格的系列歌曲作品。在杨晴老师悉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下,经过多次调整,本次演出的节目名称设计为《让歌声荡起双桨》,以杨童舒同学清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作为原创歌曲联唱的引子和尾声,中间伴着徐铭君同学深情的朗诵,融合多种表演形式,编排了六首独具风格特点的一系列学生原创歌曲作品:赵华溢作词,高天朗、杨瑞基作曲的英文歌曲《Want to See the World》,郭林创作的钢琴曲《雨之思》,腾梓晗作词作曲的《昔往》,孟夕人作词作曲的民谣歌曲《她愿》,杨雁迪、杨梓正将现代化的说唱风格和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完美结合的《城市》,宫羽社团邵航,齐思贤作词、孙浩作曲的校园摇滚歌曲《逐梦之路》。演出过程中,尽管遇到困难,同学们还是能临场出现的问题,克服困难,努力做出最佳舞台效果,积极与观众互动,将最自信的一面展现出来,赢得了观众对学生原创歌曲作品的认可以及一致好评。

 

    选择歌唱模块的同学为大家带来了两首四部混声作品,《Hosanna》、《彩虹》。通过演唱者以情促声、以声传情的诠释,达到情、声、气、形的统一。作品《Hosanna》表演过程中,雄厚的音韵仿佛自然之神月下降临,神秘而富有激情的演唱将观众的思绪带入远古森林。作品《彩虹》展示的过程,轻盈、婉转,美轮美奂,美妙的和声晶莹剔透,展示出合唱的特有魅力。

 


 

    陶笛模块带来了三首曲目,分别为《我心永恒》、《泪光闪闪》、《我和你》。陶笛独特的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似从天上倾泻,又似从泥土萌芽;既有潇洒悠远,带来旷野清风,又有宁静深邃,如山泉滴石。经典的旋律,别样的演奏,让人回忆起昔日的美好,又觉得耳目一新。

 

22.jpg

 

    爵士舞模块为凸显出学生的青春活力,一共给大家带来了《We are T-five,dance of live》 《舞动青春》 《Show me time》三个活力四射的节目。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在舞台上俨然化身为专业的舞者,肢体的协调与节奏的运动结合,点燃全场,向观众们展示出了独属于青春的激情。

 

24.jpg

 

    此次汇报演出展现出东北师大附中通过坚持学术型中学建设,构建美育学术型课程,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与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体现出附中学子优秀的综合素质和附中精神。

    

   

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