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挥笔墨,居家凝书香”——记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第五期(总第58期)校长有约活动

发布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26     浏览次数:

一页笔墨,书香古今;半盏橘黄,晕染人生。彼时居家,正适读书。2022422日中午,恰逢世界图书日前夕,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第五期(总第58期)“文苑挥笔墨 居家凝书香”主题校长有约活动在线上顺利进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邵志豪校长、高中部张福彦副校长、杨利华副校长、艾群老师、周海燕老师、张振兴老师,本次活动由高一·1班徐子涵主持。

活动伊始,在世界读书日推介视频中,邵志豪校长为大家推荐了《丈量世界》一书。此书讲述了两位德国天才的一生,并且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论是喜爱探险、喜爱远方,还是仅仅关起门来做数学,都能登到人类知识的最高峰,其秘诀只有一个——好奇心,就是源源不断的求知欲望。我们读书养才气,勤奋养运气,宽厚养大气。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首先姜苏桐同学就有关“整本书阅读,如何分配时间”提出疑问。艾群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对同学们讲述了碎片化阅读的好处。杨利华副校长补充道:我们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制定阅读计划。根据书的前言、后续判断书的内容是否适合,网课期间也可以恰当地读电子书,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优势。此外,邵校长也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验,向大家推荐了随时阅读法:床头一本、客厅一本、书房一本,让读书成自然。

看过邵校长推荐《丈量世界》的视频,李雨航同学提出游记阅读究竟有什么具体的功效?邵校长给出了以下三点回答:第一点就是看别人的游记最大的功效就是放松心情。游记阅读是比较轻松的阅读,可以让自己疲劳的生活暂时休息一下。第二点就是通过别人的视角去感受这个世界,去了解你不可能到的地方,学习国家地理,了解风土人情。第三点就是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识,提升自我。

紧接着李雨航同学又问道:阅读像《1984》这样政治性的深奥作品,对高中学习有什么帮助吗?周海燕老师回答,我们读书有三种目的:享受趣味、获取新知、改变人生。不要看目前对高中有什么作用,文学作品是精神的避难所、桃花源,可以让心灵沉淀下来。张振兴老师建议同学们可以阅读《1984》英文原著,这样更有助于理解,顿觉别有一番天地。

费鸿昌同学认为,书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学性,一种是知识性。那么如何权重这两种书的阅读?艾群老师认为,每一本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有用的。书不分有没有用,而是分喜不喜欢。读书是一种终身修养,我们不要抱有功利心,要纯粹的读书、纯粹的学习。

以上同学谈了这么多关于读书种类、读什么书的问题,任海宁同学则对读书技巧产生了疑惑。他提出:读书的速度应当如何把控呢?对此,周海燕老师认为,书籍可以分为实用类和趣味类。实用类的书籍,我们可以采取阅读目录、抓关键词、“探照灯”等方式阅读。趣味类书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来进行朗读、做笔记。但这么多方法中,最有效的还是把书的内容讲给别人听。

邵校长对此还补充到:其实读书的速度与年龄、阅历有关。青年人记忆力较好,读书速度很快,但理解速度较慢;年纪大的人阅读速度较慢,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融入自己的反思与人生体验。邵校长还叮嘱同学们:读书不用着急,读一本,是一本。人生持续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爱,二就是读书。坚持读书,让书籍贯穿人生。

计元赫同学针对读书应当广博还是专精提出了疑问。杨利华老师认为,书籍还可以分为专业与非专业。他结合自身阅读感受给出建议。像与我们专业有关的书籍,可以结合工作阅读;像我们喜欢但耗时书籍可以在学习忙碌时先暂时搁置,放到周末或是假期去阅读。

身为理科生的齐广宇同学对平时应当阅读偏理还是偏文的书籍举棋不定。艾群老师认为:不用纠结于种类的限制,喜欢就去读,随性一点就好。周海燕老师也给出了好的建议:要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将书中的知识积累下来并产生联系性,那对于我们来说会受益匪浅。

会议的尾声,杨利华副校长对本次“文苑挥笔墨,居家凝书香”校长有约活动做了如下总结:一、在信息时代,不读什么,有时候比读什么更重要。读书是一种单相交流,读什么书有时也取决于你想怎么表达。二、《大学》里所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读书是一生的事情,在终身学习的时代,热爱读书、不断更新,无非是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这也是永葆青春的秘诀。在最后,杨老师也向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做到正心诚意、修身精进,做到懂常识、有知识、有学识、有见识和有胆识。鼓励同学间、师生之间相互推荐好书。

高尔基曾说:“读书有时会使人明白生活的意义,使他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 书籍是芸芸众生造就自我的净土,书籍是文人倾诉才华的圣地,书籍是成功者登顶的阶梯。疫情虽封锁了街道,但我们并不因此孤独,因为我们有书为伴;虽不能远足感受春光的美好,但生活并不因此乏味,因为书籍是内心的桃花源。捧一本书,让文字驱逐烦躁,让知识充实内心,让书香浸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