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附中高一年级智慧教学项目中期研讨会纪实
2017年6月23日下午,东北师大附中高一年级智慧教学项目中期研讨会在自由校区行知楼五楼多媒体举行。学校姜远才副书记、刘凤霞处长、张晓娟副校长、刘玉新副校长,工会王丽芝主席及全校各处室领导、学科主任、学科组长及高一年级的实验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姜远才副书记代表学校致辞,他指出,智慧教学的研究,作为学校“追求‘崇高而优美’的教育,践行‘六星’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学术型中学,推进智慧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的大背景下提出一项极具研究价值的项目,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推动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信息化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次研讨会由张福彦主任主持。首先,在班主任张晓顺、李秀老师的支持下,在高一18班、20班同学的配合下,英语学科的的陈宇博老师、化学学科的王亚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并由英语备课组、化学备课组集体进行了教学分析。陈宇博老师从学科视角和智慧视角两个维度重新设计了课堂教学,在学以致用的思路下,较好地从师生互动的层面完成并巩固了动词ing形式的使用这一教学任务。王亚老师利用平板数据统计学习成果,在教学上做到了即时反馈,有的放矢,从而优化了教学成效。
之后,语文学科的洪伟老师,进行智慧教学经验分享。洪伟老师主要以语文朗读教学为例,以点带面地勾勒了智慧教学的魅力,言简意赅地指出:“善假物者,其行必远。”智慧教学不仅可以应用于个人教学,也可以应用于集体备课。生物备课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在备课组长王伟华老师的带领下,邱林老师、项秋老师、段继周老师通力合作,结合知能自测数据,对创新班、理科实验班和普通班三种班型,进行分析和研讨教学策略。王欣宇老师介绍了高一生物尝试推行的智慧课堂技术辅助的概念总结教学模式,并基于PAD前测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备课示范。
智慧教学研讨,不仅重“行”,也重“知”。受邀莅临的专家——华东师大研究员、教授、睿易研究院院长朱华勇以及东北师大科大讯飞教育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实验室副主任张羽,分别做了《信息化如何使深度学习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教育》等学术报告。报告内容高屋建瓴,与会老师收获颇丰。
最后,刘玉新校长对大会进行总结。刘校长充分肯定了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以智慧课堂为主题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厉,更多更好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惠及一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