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一种责任”——东北师大附中2017届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纪实

发布作者:高迪    发布时间:2017-08-09     浏览次数:

  

88日上午8点,东北师大附中的报告厅内高朋满座,“2017届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在这个美好而重要的时刻召开了。

吉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许鹤处长,长春市教育局崔国涛副局长,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曲虹处长,东北师大附校办公室赵树峰主任,莅临表彰大会。

  

高朋满座

在同学们的歌声中,大会温馨启幕。

  

合唱照片

  

在全体与会人员同声高唱国歌之后,邵志豪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说“优秀是一种责任”。(文末附录讲话全文)

  

邵志豪校长

  

大会上主要表彰了2017年考入北大、清华、香港知名大学和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外国名校等优秀毕业生。

  

2017年高考吉林省理科第一名曹宇涵

  

2017年高考吉林省文理前10

  

表彰仪式由姜远才副书记主持。

  

姜远才副书记

  

  

  

附中还邀请了这些优秀毕业生的家长、小学初中的老师和高中的老师们,并请他们的代表讲话,分享喜悦。

  

教师代表范景鸣老师

  

教师代表2017届创新实验班主任、物理竞赛教练员范景鸣老师告诉同学们:毕业是一个里程碑。但毕业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在你们前进的道路上,老师只希望你们能学会两个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身边的每一位默默付出,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正是他们,通过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教会你们知识,通过一张张细致批改的大练习,纠正你们的错误;通过一次次沟通、交流,安抚你们的内心。所有老师们三年的教诲与陪伴,换来了今天你们的成功。无论何时,东北师大附中永远是你们的家,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家人!

  

家长代表:博雅班王宇彤的妈妈邵军杰女士

  

吉林省2017年高考文科第二名、博雅班王宇彤同学的妈妈邵军杰女士代表家长表达了为孩子能到附中这样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理念先进、人才辈出的学校学习而自豪;为孩子有机会得到如此多的优秀教师指导培养而自豪;为孩子能和这么多朝气蓬勃伙伴一起成长而自豪;为孩子们取得今天的成绩而自豪,更为孩子们学习成绩背后心智的成长、人格的完善、品性的成熟而自豪,并希望同学们能够感恩,为孩子、老师和学校送上祝福。

  

学生代表曹宇涵同学

  

学生代表曹宇涵同学抒发对母校和老师们辛勤培育的感恩之情,同时她也说:挑战,并不仅仅来源于外界,更多源自内心。众声喧哗的时代,如何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这就需要我们反观自省,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当成为我们毕生追随的信念,拥有独立意志,方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我们的价值。我们,附中优秀毕业生,绝不会仅仅作为社会的零件而存在,而更会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发扬者、守护者。前方的路很长,人生还有无限的可能,我们会活出自我,也会让祖国、让世界因我们而幸福。

  

诗歌朗诵《你好,我在附中》

  

今天,2017届毕业生将充实到附中优秀的校友团队中。他们虽然将脱下永不褪色的绿星校服,但却披挂上一身无形的校服,那就是“附中优秀校友的责任”。诗朗诵《你好,我在附中》,代表着附中师生的心声,是附中师生最深情的目送,目送每位附中毕业生承担民族复兴的责任,成为伟大祖国的栋梁。之后,大会在充满正能量的校歌中,庄严落幕。

  

  

  

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说过:“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希望附中毕业生能经得起社会、国家、民族和世界的考验。

  

大合影

附录讲话全文:  

  

优秀是一种责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代表学校感谢各位领导百忙之中到附中来参加活动,附中的发展源于您的大力支持!感谢优秀毕业生的初中、小学老师,感谢各位家长,正是义务教育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成就了学生今天的优秀,也正是每个家庭的艰辛付出才有儿女今天的优秀,每个人的优秀汇集了附中的优秀!我还是感谢我们可敬可亲的老师们,谢谢你们三年来始终如一的努力,才有孩子们今天的成就梦想,谢谢你们追求卓越,放飞梦想!十年始终如一的努力,才有学校今天的卓越成绩!

在这个火热的盛夏,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具有附中文化传统的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用庄严、热烈、传统的仪式,表彰每年经过各类人才选拔而脱颖而出的优秀毕业生。今天,你的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因你而相聚;今天,你的家长、你老师、你的学弟学妹更因优秀而相聚。同学们,高考后,面对亲朋好友、家长亲人的赞美、肯定、羡慕,甚至嫉妒和恨,你是否想过,优秀是什么?优秀是荣誉,优秀是成功,优秀是美好的未来,优秀代表了太多太多。今天,老师要告诉大家,优秀是一种责任。

今年北大的毕业典礼上,附中获得了一份优秀的荣耀。正式典礼开始前的VCR,一个出现在屏幕上的高中学校是东北师大附中,史亮校长为北大毕业生送上了高中老师们的祝福。坐在主席台上的嘉宾,是典礼上要讲话的北大优秀校友代表,拉卡拉总裁孙陶然,1987年东北师大附中优秀毕业生。大家对孙陶然校友一定不陌生,学校每年一度的陶然人师奖、陶然学子奖,就是孙陶然校友于2010年学校60年校庆时设立的,图书馆门前的巨大屏幕,是孙陶然校友于2015年学校65年校庆时建设的。今年,他向北大捐赠5000万,设立“北京大学拉卡拉教育基金”,用于助力青年们的素质提升和思想创新,以及支持华管理学院的发展建设。他的发言中讲北大其实有两个北大,一个是看到的物质上的北大,一个是没有看到的精神上的北大。这个精神的北大多年不变,透着一种家国情怀,透着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

我是1996年到附中工作的,那时的附中初中一个年级5个班,高中一个年级8个班,全校40个班,2000多人,也是一所不小的学校。今天,附中有6个校区,有560多个班级,穿着附中校服的学生有17000多人。现在,每年有5000名学子能够进入附中来学习,感受这所优秀的学校带来的文化与教育,让每位近入附中的学生更加优秀。今天同学们毕业了,你将离开物质上的附中,但你永远不要离开精神上的附中,“志存高远、学求博深”,“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这是附中的家国情怀,这是附中“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请大家记住,优秀是一种心系天下的责任。

前两天,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其中,年龄最小的候选人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她是一位多么优秀的人?39岁,清华大学教授。2000年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师从施一公先生,2004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在普林斯顿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回国到清华大学工作,设立自己的实验室,30岁成为全中国最年级的女性教授之一。在清华大学的十年,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两次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2016年被《自然》杂志评价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今年,她选择了离开清华,受聘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她离开工作了10年的岗位另谋高就,引起了大家的争议。面对这些,她做出了详细的回应,她说:“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个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同学们,你们大多数都来自附中的实验班,当年你们选择了在优秀中追求卓越。明天,你们将进入全国著名大学,进入全国的实验班,还有同学将进入世界名校,进入全世界的实验班。请你不要忘记你选择实验班的初心,在优秀中更加优秀,在优秀中追求卓越。优秀是一种追求卓越的责任。

优秀更是一种满怀感恩的责任。

就像开场的小合唱同学们的那样“感谢你给我的光荣”,这里的“你”太多太多。同学们,人世间的爱,只有父母的爱选择了分离,你越优秀,就会离父母更远,就会离家乡更远,就会离祖国更远。当你离家更远的时候,不要忘记养育你的父亲、母亲,不要忘记你睡觉、学习的小窝,上了大学,多给父母打电话,按约好的时间开启视频聊天,多给你父母的朋友圈点赞,常回家看看。当你离家乡更远的时候,不要忘记生你养你的这白山黑水的父老乡亲,当你更加优秀的时候,记得回母校看看,看看你们一年年更加老的老师,多回家乡看看,为大美吉林、大美长春的发展贡献你的力量。当你离祖国更远的时候,不要忘记培养你成长、给你自信力量的伟大祖国,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记得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担当起你优秀的责任。

同学们,不忘初心,从优秀走向优秀!优秀是一种心系天下的责任,是一种追求卓越的责任,更是满怀感恩的责任!

在你离开父母、母校的时刻,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祝愿各位来宾、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