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智慧教育系列观摩研讨活动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重塑课堂教与学”主题观摩研讨活动纪实

发布作者:高迪    发布时间:2017-09-30     浏览次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探索新型智慧教育发展模式,探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全国教育主管领导、校长、教师以及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总结智慧教育应用经验与典型案例并加以推广,在中央电化教育馆指导下,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联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相关教育局、研究机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智慧教育系列观摩研讨活动,本年度第二次会议于2017929日在东北师大附属中学自由校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吉林省电教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主办,由长春市电教馆、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长春市第三十中学、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及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协办。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重塑课堂教与学。上午四个分会场进行了智慧教育观摩课和素质拓展体验课,下午主会场进行了主题报告和经验分享。

分会场一(高中课程观摩):第一节大数据精准个性化教学案例,由东北师大附中物理教师张晓顺授课,授课题目是《静电场单元验收讲评》,由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海波进行了专家点评;第二节常态化智慧课堂教学案例,由大连二十四中语文教师王丹授课,讲授的题目是《咏怀古迹》,由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硕士生导师杜德林进行了专家点评。


分会场二(初中课程观摩):第一节智慧纸笔互动课堂教学案例,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数学教师李姝授课,讲授的题目是《实数》,由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韩继伟进行了专家点评;

第二节常态化智慧课堂教学案例,由长春市三十中历史教师耿楠授课,讲授的题目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张卓鸿进行了专家点评。






分会场三(小学课程观摩):第一节常态化智慧课堂教学案例,由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小学部政治教师阚亚倩授课,讲授的题目是《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由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育技术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龙革进行了专家点评;第二节智慧纸笔互动课堂教学案例,由解放大路小学语文教师姜欣华授课,讲授的题目是《我们眼里的秋天》,由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鹏进行了专家点评。

六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肯定了教师们的授课运用了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模式,诊断作为教学手段,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新的教学理念,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分会场四(体验区),进行了VR/ARSTEAM创客(流动展区)的体验。VR创新教学产品利用3D、虚拟现实和智能交互等技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实验探究模式,各位参观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耳目一新。





    下午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重塑课堂教与学》研讨会。朝阳区政府谭景凤副区长、长春市教育局杜影副局长、吉林省教育厅史燕来巡视员、中央电化教育馆蔡耘馆长等领导分别致辞。






吉林省电教馆刘忠民馆长和教育技术专家东北师大张海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科大讯飞教育BG副总裁王卓对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驱动个性化教学进行了解读,合肥八中王建明校长向与会的领导和老师们分享了所在学校开展智慧教育的经验和体会,同时大会还为授课的六位教师颁发了获奖证书。







东北师大附中邵志豪校长以东北师大附中智慧培养系统建设为例,做了题为“智慧教育”在中学的思考与实践的汇报。在汇报中,邵校长对“智慧教育”的概念、实施策略及东北师大附中智慧培养系统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东北师大附中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升级教育技术、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在智慧培养系统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智能化改革的实践探索,已经探索出一套涵盖备课、课程、测量、评价四个方面的成熟智能教学体系。未来,还将进一步推动教师培养、校园环境、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智慧教育实验。这些努力既是东师附中人开拓、进取、拼搏精神的体现,也体现了东师附中要实现“辉映中国,影响世界”教育梦想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