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东北师大附中有幸邀请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朱世平教授,朱教授为我校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场题目为“SMART MATERIALS-Touch the Future”的演讲,为东师附中的“博雅学堂”再添厚重。朱教授演讲风格幽默风趣,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演讲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朱教授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教学理念和校园风景,随后又向同学们分发了往届学长们的寄语。第二部分中,朱教授为大家系统讲述了理工科分类,令同学们对大学专业有了更多了解,并且关于文理分科,朱教授也根据自己的经历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了两者思维上的区别。随后在第三部分中,朱教授为大家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诞生及实际应用,揭开了高分子材料的神秘面纱。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高分子材料,由其制成的产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便利。朱教授阐释了高分子材料的创生历史,也更让同学们意识到了化工的重要性。为了让同学们能理解其中化学键的形式,朱教授还指导同学们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模拟。第四部分,朱教授讲述了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经历,让同学们了解了科研工作者的不易。在结束时,朱教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碗”具有理科特色的“心灵鸡汤”,用图像的方式告诉同学们要努力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并且在选择今后发展方向时一定要选择使自己快乐的职业。
演讲结束后,我校向朱教授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同学们也纷纷与朱教授合影留念。本次讲座令同学们获益匪浅,也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心生向往之情。
朱世平,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并获工程学士学位,1985年留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师从世界聚合反应工程之父Hamielec教授,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被聘为化工系和材料系助理教授、1998年升副教授并获终身职、2001年获聘“加拿大科研讲座”教授,2009至2014年任化工系主任。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简称“港中大(深圳)”,香港地区称“中大(深圳)”。大学以书院制大学建制,系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创立目标是依托珠三角优势,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作为香港首屈一指的大学,为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长远综合发展,开始发掘香港以外的资源,如:透过深化粤港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提高研究水平,达致卓越标准;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已引进诺贝尔奖杰出教授三位,图灵奖得主2名,菲尔兹奖获得者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等11名,IEEE Fellow13名。
根据2017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占地面积约100万平米,分为上园、下园、中园;辖3个学院及研究生院;有在校本科以及研究生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