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二、二十七班周已琪谱词,李韵琪作曲两人合作编辑的原创歌曲《盛世》在《当代音乐》歌曲新作模块中发表。古典诗词与爱国热情相碰撞,电子技术与传统民乐相交织,谱写校园创新之歌。
《当代音乐》办刊宗旨为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突出时尚性,知识性,学术性,权威性,报道当今乐坛信息资讯,刊发具有理论价值,现实意义和创新性的音乐研究成果。
作品《盛世》,曲调将电子音乐技术与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相结合,竹笛的演奏增添了一份质朴,风铃的应用使曲调更加灵活。妙指显风雅,繁声动轻灵。歌词将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化与时代内涵相融合,宋词的影响使语言更加工整,现代的句式使风格更加创新。
以现代乐为基调,以宋词为基础,以礼赞祖国为内容,立足于源远流长的历史,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回顾祖国强盛崛起的历程,深情地表达了对祖国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望与中华儿女对祖国的爱恋。感情饱满,语言灵动,文字清新,风格庄重。复杂多样的和声,刚柔并济的言语是这首歌曲的一大特色。歌曲营造了画面感,按时间顺序理顺了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豪迈磅礴的气势与风雅的语言使歌曲拥有独特的魅力。由展望到抒情再到祝愿,深藏着当代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骄傲与爱国热情。
李韵琪同学深沉地热爱中国传统民乐,同时受到肖邦钢琴曲的影响,探索电子音乐技术,力图实现时代感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周已琪同学关注诗歌文化,融情与景,希望赋予诗词文化新的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两位同学相互交流,将音乐艺术和文字艺术融合,从而诞生了这首充满创造感的校园作品。
从《盛世》的创作中,我们可以凝视附中自由独立的文化氛围,关注个性的教育方式,这些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展。音乐艺术特长的支持到诗词研究的指导,使附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涌流。丰富多样的艺术节与异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为艺术的碰撞奠定基础,多种形式的校本课与独特的科技节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得以飞翔,日常贯彻的素质教育与爱国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方向保驾护航,亲切体贴的指导老师,活泼团结的团体氛围营造了自由快乐的学术环境。
附中关注潜力,尊重理想,重视个体,鼓励创新,这种高屋建瓴的培养目标,海纳百川的教育胸襟孕育了多样化的人才。伯乐常在,自有千里良驹。
撰稿人:高二·27班周已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