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体系下的语言教学--东北师大附中IB中文教学分享

发布作者:李囡囡    发布时间:2018-05-10    浏览次数:

东北师大附中IB中文课程紧紧围绕文学作品,通过翻译、精读、赏析、反思、评论等形式,在传统与现代、社会与文化、个体与人生等重大命题上,培养学生与文本产生深刻对话与体验。本课程关注的是学生语言的表达与交流、文学的体验与审美、人文内涵的拓深与提升。通过与课程紧密结合的文学作品进行自学与能力拓展,通过与社会现实与人生百态紧密结合的课程内容深化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这是母语教学与外语教学融合的探索与尝试,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课程的本土化实验能够为中学母语教学变革以及多元学科相互融合的当代大文科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这才是孩子需要的素质教育。 

1540280269252.jpg

IBDP国际课程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 的缩写,是国际文凭组织管理的课程体系。目前全球有140个国家3000多所学校开设这一课程。它得到全世界一流名校的高度认可和推崇,录取优势明显。国际高中课程由六个组别的学科构成:第一语言(母语)、第二语言、社会学、实验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艺术。中国高中生学习该课程的第一组学科即为母语中文,这一组别下有两个类别:文学语言与文学。每个类别又分两个级别,高级和普通级,中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学生的学情开设任意课程,学生也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其一。IB中文课程是一门大学预科性质的文学课程。它的培养目标是为大学阶段继续研读文学或进行相关深造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为出国后不再接触母语和文学的学生提供较好的文学和文化底蕴。由于IB中文课没有统一的教材,只有统一的大纲,教学内容是在大纲指导下根据教师专长和学生学情来制定,所以每个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IB也鼓励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多样灵活,本文将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历,重点介绍IB中文文学课程的课程框架、评估形式及一些教学策略和思考。

 

一、课程框架。

中文文学课程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作品都为整部作品而非单篇。前三部分的作品,教师要按大纲要求依据国际文凭组织指定的作家或作品书单进行有条件的自由选择。每完成一轮教学,还会对所选书目进行调整。课程的建构即每一部分的选择要均衡紧密,兼顾作家作品的时代、地域、体裁等因素,还要考虑与之对应的评估形式。对于体裁的要求我重点说明一下,与传统划分方法不同,IB课程体系把文学体裁分为五种:诗歌、戏剧、散文、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普通课程挑选的作品必须包括3种体裁,高级必须包含4种体裁。根据以上要求,确定四个部分的作品。

第一部分:翻译文学作品,普通课程2部,高级课程3部。这一部分意在深化学生对翻译作品的时代、社会、地域、文化背景的理解,能够从具体的时代和地区角度解读作品,这也符IB课程的包容、开放精神。作品必须选自指定翻译文学作品目录,这个书目还是非常宽泛的,涉及各个地域、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作品,如米兰·昆德拉、村上村树、列夫·托尔斯泰、但丁、简·奥斯丁、玛格丽特·劳伦斯等作家的作品。

第二部分:精读作品。作品数量与第一部分相同。但所选的每部作品都为中文作品,而且必须是分属不同的文学体裁,高级课程中必须包含诗歌类作品。这种编排是为了使学生熟悉多种体裁不同的诠释和分析角度。这些作品也必须选自指定的中国作家名单,名单上按各种文学体裁列出了从古至今的中国代表作家,附录其中最为短小的戏剧作家名单,供直观了解:

2.webp.jpg

第三部分:按文学体裁编组的作品。普通课程3部,高级课程4部。这一部分要求选择同一体裁的中文作品,目的是使学生对某一类文学体裁的相关文学惯用手法有深入的研究,并能进行有意义的比较分析。与上一部分的指定作家名单相同,我选择的是中短篇小说这一体裁,选了张爱玲、鲁迅、白先勇、林海音、沈从文等作家的作品。
   
第四部分:自选作品。普通级和高级均为3部作品,这一部分没有书单限定,自由选择,任意组合。为了培养学生的鉴赏兴趣和比较分析能力,我让学生进行文学原著与电影作品的对比赏析。学生比较喜欢《活着》、《追风筝的人》、《肖申克的救赎》等作品,先看原著,再观影,研究改编过程中增删的考量与得失,文学表现技巧与电影艺术手法的异同等。

 

二、评估形式及评分标准。

中文文学课程这四个部分对应不同的评估形式及评分标准。评价形式上有两大类,校外评估和校内评估。

校外评估即评估工作由国际文凭组织所聘考官完成,分数占70%,包括:

试卷120%):文学分析(高级)/附引导题的文学分析(普通级),此试卷中包含2段选文,即一篇文章和一首诗;学生选择一篇进行赏析。课程框架中的四部分作品没有与这项评估相对应的。

试卷225%):命题论文。与第三部分对应,每一种文学体裁有3道题目;学生根据所学过的至少两部作品,撰写一篇论文来回答其中一题。

书面作业(25%):就第一部分翻译作品中的一部作品撰写一篇反思和文学论文。

 

校内评估是指评估工作由教师在校内完成,并由指导教师给出预估分数,课程结束时国际文凭组织再对校内评分进行抽样评审。这一部分占比重30%,具本包括:

个人口头评论(15%)(高级还有讨论部分):针对第二部分的测试,现场抽签,对学过的作品节选进行正式的评论,教师负责录音、追加提问。

个人口头表达(15%):学生就第四部分作品进行口头表达,形式多样,要讲求吸引听众的策略。

不同评估形式有不同的评分标准,一般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0-5分,考查维度大致可归纳为内容的理解与诠释,作家的创作技巧及艺术效果,学生鉴赏的思路、条理性,学生的语言程度。所有评估都不给出明确的预设答案,只是对学生的分析评论深度进行打分。

根据评估形式和课程框架构成,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IB中文文学课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对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能力,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精髓那就是,评价思想主题、评价技巧手法及表达效果。形式上要既能写又能说,能写赏析性文章,能写专业论文,能口头表达,能口头评论。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由于IB中文课课程框架和评估形式比较复杂多样,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也种类繁多,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进行如下总结:

(一)整本书阅读

IB文学课程没有统一教材,所学内容都是由教师按大纲要求自由挑选的整部文学作品,不是以篇为单位的,阅读难度增大。课堂教学是以阅读为基础的,保证阅读进度和质量,才能保障学习效果,所以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1、限定阅读时间,制定读书时间表,既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又要注意课程进度,根据每部书的文字量,我一般会在讲授该作品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布置学生阅读。

2、导读后布置明确阅读任务,提出具体问题,除了梳理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等基本要求外,针对每部书的重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目,如《玩偶之家》中人物的独白有哪些?舞台提示都提示了些什么?”“《苔丝》中有哪些细节左右了人物的命运走向?做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精读,边读边思考,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也能为之后的论文写作开启思路。

3、交流反思。大纲对第一部分作品的学习过程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就阅读中有关作品文化、社会时代背景等方面的思考进行口头交流,并且明确规定每位学生要至少一次负责发起某个部分的讨论。我把交流的范围扩大了,疑惑不清楚的、感动的、感兴趣的、有深切体会的,都可以一同分享探讨,此间有思想的碰撞,能加深阅读体悟和解读深度。学生还要对交流活动进行反思,写一篇简短的反思陈述。

(二)渗透文体概念及相关文学批评理论

从课程框架的设置上能看出IB文学课对文体的区分和重视。每种文学体裁都有各自的惯用文学手法,学生需识别作品中应用的文学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我总结了两点具体有效的实施策略。

1、按文体编排教学进度。结合四个部分,对各种文学体裁进行区分,对照几类文体安排集中的教学周,从试卷一所考选文入手,浅入深出,文章都是一千字左右的小短文,体裁无外乎小说和散文,简洁短小,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试卷一的另一题是诗歌,据此,我把最初的课程进度安排为小说6周,散文4周,诗歌2周,因为小说通俗易懂,一些文学通用手法可以通过这一文体的介绍先行渗透,其它文体的一些特殊手法在此基础上补充。而像戏剧、长篇小说等体裁,可以结合课程框架中选择的相关作品进行集中讲授。

要针对各类文体的各种文学手法进行专项讲解训练,试卷二就是根据每种文学体裁的惯用文学手法和一些常见文学现象来命题的,老师可以在对考题细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归纳,设计专题训练。以小说为例,先总体介绍这一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如三要素等,再按照每个要素涉及的具体手法、技巧详细剖析,比如情节这一要素,涉及较为复杂的叙事策略,如叙述视角: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全知视角、限知视角;男性视角、女性视角;成人视角、孩童视角。再如叙述顺序、叙事密度、叙事节奏、结构类型等等,都得条分缕析地展开。每节课只讲一、二个手法,用相应的文章或语段举例分析,学生也从一个个细小的文学技巧入手,尝试写文学评论的片段。

2、学生分组制作手抄报,梳理各类文体的文学惯用手法,构建思维导图,由老师和上一年级的学生投票评比,优胜作品予以展出。这个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合作过程中能积极思考,发现不足,更正错误,解除疑惑,并且还能与美术构图、绘画技巧相结合,充分发挥创造力,比如他们用大树枝桠、雪花冰凌、卡通动漫、图表符号等多种式样呈现,既美观又富逻辑性。

渗透文体概念及相关文学批评理论对于培养鉴赏能力,掌握评论文章写作要领至关重要,是IB中文课程核心素养构建的关键环节,必须放慢速度,不急不躁,此处若能夯实基础,则整个课程四部分的内容学起来就能融会贯通、游刃有余。

(三)专项口语训练

IB中文课程针对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设有专门的教学模块(课程框架中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还有口头表达和口头评论的测试及明确的评分细则,也有相关的训练标准和具体的量化考核。口头表达有如下要求:首先要选择一种与表达内容相契合的表现形式,如访谈、辩论、小品、主持等,语体风格要与表现形式统一,要有吸引听众的策略,如表情、手势、得体的服装、道具、背景音乐等,语言要有表现力,投入情感,掌控好语速、语调、音量的变换。相较于口头表达注重的形式和表达技巧,口头评论更注重内容和条理,要求学生对所学作品的节选进行细致、清晰地分析解读,语言上只强调了语体风格恰当,表达清楚,语法、句子结构准确。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必备素质,越来越受重视,在常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我都一直注重培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课前演讲等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互相借鉴学习;教与学翻转,学生讲课老师听评;录音回放,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这些方法能在一年内取得成效,让学生从最初的紧张、混乱,转变为大方、自信、有条不紊,随时随地侃侃而谈。

(四)一对一讲评,辅导论文写作。

评估之一的书面作业是指360-480字的反思陈述以及1440-1800字的小论文,学生完成论文初稿后,老师要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但不能在学生的原稿上直接批改、修正,所以需要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对每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有整体性的意见,包括:修正论点、校正逻辑、强化论证,也有语言表达、语法规范等小问题的指出和启发,每次指导要一到二个小时。

此外,IB课程还有专题论文。学生只需任选一门学科写相应的专题论文,中文学科专题论文字数范围是3600-4800,有三个选题角度:作家论、作品论、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作家作品都不能是课程框架内已选的,选题应新颖,论文格式、参考文献等都有具体、严格的规定,撰写这篇论文能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未来大学所需要的独立研究技能。而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从开题、确立写作框架、完成初稿直至终稿,老师需要定期约谈学生,给出指导建议,每篇专题论文的全部辅导时间加起来为3-5小时。

(五)小班授课。

IB课程都是小班制,有的课程甚至仅有一个学生选修也会开课。目前我们最大的班额是30人,最少的是4人。教师要从一对多的大众教学模式逐步过渡为一对一的小班化、精细化教学模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IB中文课程无疑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更高、更细、更深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热情;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社会时代背景,开发身边的语文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眼界和视野,注重感悟和体验,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品位;也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与协作,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中文学习方法。 

国际课程     

2018年5月10日